迴光報告
故事是說某科技公司發明了一種晶片,植入嬰兒的腦部後它可以記錄這人一生的記憶,在此人百年之後取出晶片,也就是取出他一生的記憶,經由晶片剪輯師的剪輯後,變成一部一個多小時的人生回憶影片,在追思會上播放,用這種形式保留晶片植入者一生最值得回憶的片斷. 這是一個相當意思的題材,至少我很喜歡這類的題材.電影中有兩派觀念,一派覺得晶片不錯,可以留下自己一生的回憶給後代,父母也覺得晶片是自己可以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可以幫他把這一生的點點滴滴都毫無遺漏地記錄下來;但另一派人則激烈地反對植入晶片,那些長大後得知父母在自己身上曾植入晶片的反對者,用一種特殊的刺青來干擾晶片的信號輸入,他們認為人之所以有勇氣一直活下去是因為有些事情可以忘記,有些記憶會隨時間淡漠,人生可以把一些不堪的或不想為人所知的東西修改過來,但是如果有一天,自己所有的記憶都會被攤開,那人活著的意義也都將會被晶片整個地扭曲(有一個女生當她得知她被植入晶片時,當場跳樓自盡). 羅賓威廉斯飾演一個成功的晶片剪輯師,他剪輯過很多人生,也借著剪輯工作而有效地接近了某個因車禍去世的年輕人回憶中的女友,因為他透過那個過世的年輕人對他女友的一切已了若指掌.他不帶個人感情,把某些人回憶中殘暴、亂倫、不堪的情節全部刪去,只留下那些可以為人稱頌的部分.但這是一個人真實的人生嗎?對此他並不在意,因為在他的觀念裡,他的工作並不是對死者的尊敬而只是對生者的安慰.後來因為一個意外,羅賓威廉斯得知他的腦中也曾植入晶片,他的父母還沒來得及告知他就意外去世,於是他也因此而弄清了幼年時一段讓他耿耿於懷的回憶. 年輕的阿拉伯裔導演歐瑪南姆(Omar Naim)顯然想借此電影表達很多的觀念,卻在駕馭人生記憶這龐大的體裁時略感無力,他牽出了很多線頭,但並沒能有效地抓緊其中的任何一條,讓人看完後有一種尚未滿足的感覺.演技精湛的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用他的表演成全了年輕導演的天真與執著,為本片增色不小. 看完電影,很多人一定都會問自己,如果有這樣的晶片,我會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我想我的回答是傾向於反對的.先不管人生是不是可以被剪輯、被濃縮,就記憶本身來說,它應當是屬於記憶者和記憶參與者本身的,它有絕對的不可被侵犯性.雖然到最後,很多的記憶會被遺忘,但遺忘是必須的,那也是不可被剝奪的權利. 而且,我對於晶片是不是能真實展現一個人的回憶是深感懷疑的.晶片記錄的只是植入者眼見的一切和耳聽的一切,而目視、耳聽和記憶卻是絕對不能等同的事.記憶是一個複雜的結合體,這結合體裡不但有視覺的部分,聽覺的部分,更有個人感受的參與,同樣看到一樣東西,聽到一個聲音,不同的人可以在內心產生天差地別的記憶.就像“小王子”裡那隻狐狸所說的讓人心醉的話:“麥田與我也沒有什麼關係,多麼可悲.但是你有金黃色的頭髮.想想看,如果你馴養了我,那是多麼美妙!金黃色的小麥,會使我想起你的頭髮.同時我也會愛上傾聽麥田裡的風聲...” 再現晶片的內容就是再現回憶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忽視了時間對於記憶的發酵作用.很多在發生當下是痛苦和難熬的事情,經過時間的發酵後,在當事人的回憶裡會改變那苦澀的味道,有些甚至會呈現一種淡淡的甜味,而晶片本身根本無法再現這種微妙卻無比重要的改變. 有誰可以對他人的回憶作出評判?有誰可以斷言他人的回憶裡哪些才是重要的?回憶的意義只存在於記憶者自己,世界在各人的眼裡是主觀的.哪怕在旁人看來是最為平常的一個微笑,對於記憶者自己來說,或許,那便是他世界的全部.
離婚證人
留言列表